爱问算命吧
^
正月初五破五节有什么习俗

破是打破、突破的意思。正月初五,又称破五节,其宗旨均意在破除。

旧时,正月初一到初五有很多迷信禁忌:如不能做新饭、不能说不吉利的话、不能动针线、不能打扫卫生、不能打碎东西等。在过了初五之后,这些禁忌即告解除,故称破五。

这天又俗称泼污,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、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。

破除各种禁忌的破五节其实也是在宣告:年走了,不用再忌讳了。

正月初五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,避邪免灾的同时,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。同时也是店铺开张、祭祀财神的日子,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。

破五节有什么习俗

北方破五节习俗

在破五这一天,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,譬如,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,人们要吃老鼠饺子,并且要连续吃五天,一直吃到正月初十。所谓的老鼠饺子,就是把饺子做成老鼠的形状,在吃的时候,要首先咬破老鼠嘴,意思是破坏掉老鼠的反击能力,然后再吃掉正个饺子。另外,在剁饺子馅的时候,必须剁响,而且,越响越好,寓意为剁小人。

当然,北方地域辽阔,各地的风俗习惯还存在各种差异。譬如,甘肃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,在破五这一天要吃面疙瘩一般的搅团,意思是这一天要将所有不如意的事情统统粘住,然后吃进肚子中填穷坑。而在山西翼城地区,破五这一天一定要吃刀切面,并把刀切面称为切五鬼。但在山东临沂、邹城等地区,破五这一天流行吃面,并有初五吃顿面,一亩打一石(dan)的俗语在民间流传。

南方破五节习俗

南方地区的风俗习惯与北方会略有不同。在南方的部分地区,在破五这一天一定要祭财神。在破五这天,人们会早早起床,鸣锣击鼓、焚香礼拜敬财神。敬过财神后,人们会吃素馅做的、元宝状的大包子,俗称吃大角子,用以填穷坑。而在南方的有些地区,破五这一天还要拆小人,方法是:家里的妇女找出几件旧衣服,然后用剪刀拆掉。据说,这样做可以避免家庭走霉运。

正月初五破五节禁忌习俗众多。民间还有谚语初一不出门,破五不回家。虽说正月初五的这些习俗禁忌是古人的封建迷信,但却和春节习俗一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。就算不遵守,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相关阅读